在2025可信数据库发展大会金融行业分论坛上,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信息处副处长温传林详细介绍了住房公积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践中的挑战与机遇,金篆信科首席金融科技官李徽翡深入剖析了金融行业数据库的现状与挑战,并分享了金篆数据库GoldenDB的创新实践与成果,为金融、住房公积金业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住房公积金发展与自主创新实践
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服务大局、促进住有所居以及助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全国住房公积金中心有440家,缴存职工2亿人,资金规模可以排入全国商业银行前十。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住房公积金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温传林表示,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自主创新是国家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要求,是住房公积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需求,也是公积金业务提质与服务升级的核心诉求。在住房公积金全栈自主创新评估分析中,数据库是重点关注方向,需满足适配容易、安全稳定、性能高效、运维简单、市场成熟的要求。
为推进住房公积金数据库自主创新应用,江苏省住建厅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委托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金篆数据库GoldenDB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江苏省住房公积金联合实验室,这是国内首个聚焦住房公积金领域的国产数据库联合实验室,为住房公积金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
温传林详细介绍了扬州公积金数据库自主创新方案:在核心业务方面采用全国产环境,金篆数据库GoldenDB按3分片、3副本模式部署;核心业务的原Oracle数据库可通过迁移工具快速迁移至金篆数据库GoldenDB,且应用代码业务无需修改,分布式架构有效提升了业务性能,如年度计息在3分片模式下较Oracle性能提升1倍以上。
住房公积金的自主创新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必将取得更大成就,为我国住房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数据库替换”九步”方法论,助力行业自主创新
数据库作为金融IT系统的“核心引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业务量的爆发式增长、业务创新的不断推进以及对数据安全和自主可控的要求日益提升,传统数据库在性能、扩展性、安全性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推进金融等重点行业数据库快速平滑替代,李徽翡详细介绍了金篆数据库GoldenDB实施数据库替换“九步”方法论,包含预评估、设计&验证、评估报告、数据库结构迁移、应用迁移、质量保障、数据迁移、数据核对、回流回退。该方法论涵盖了从项目规划、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开发测试到上线运维的全生命周期。
数据库替换工作复杂且关键,而其中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差异识别的遗漏。针对这一核心问题,李徽翡表示:
首先要重视系统差异分析。必须投入充足资源和精力,对源数据库(如Oracle、MySQL等)与金篆数据库GoldenDB在语法、语义、功能、性能特性、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对比分析,识别所有潜在的不兼容点和需要改造之处。
其次要重视系统测试。建立严谨、完整的测试体系,覆盖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容灾测试等。通过充分的测试验证差异分析的准确性,确保改造后的应用在金篆数据库GoldenDB上功能正确、性能达标、运行稳定。
数据库替换主要涉及金篆数据库GoldenDB团队、项目组、架构团队、运维团队。金篆数据库GoldenDB团队作为数据库产品提供方,深度参与数据库替换全流程,尽量减少应用改写工作量,通过产品兼容性设计、迁移工具支持等方式降低迁移成本。
预评估阶段:收集和分析源系统的基本数据、典型业务、系统差异。
设计&验证阶段:对系统进行逻辑设计,包括集群、分片、典型业务场景。
评估报告阶段:通过前期的验证,结合工具,出具分析报告给出对应的迁移工作量。
数据库结构迁移阶段:使用工具+人工的方式进行DDL语句的迁移。
应用迁移阶段:适应分布数据库的业务改造,SQL差异的代码调整、存储过程改写,金篆数据库GoldenDB会尽量减少应用改写工作量。
质量保障阶段:关注迁移后性能、稳定性、异常应急等场景及功能验证性测试。
数据迁移阶段:包含数据的迁移策略、全量/增量组合模式、DML与DDL。
数据核对阶段:识别出异常数据,自动化修复异常数据。
回流回退阶段:迁移验证阶段,保持数据反向回流,具备回切能力。
数据库替换九步方法论为包括金融行业在内的重点行业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了参考,助力金融机构更加科学、高效地推进数据库自主创新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业务的平稳过渡。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金篆数据库GoldenDB为金融、住房公积金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也为国产数据库在重点行业的广泛应用树立了典范。未来,金篆数据库GoldenDB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