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王淼 邓尹智 潘安安
深圳市大鹏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全市推出“数据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服务下沉”的方式,为基层数字化转型送智慧、送帮手和送服务,使真正需要信息化服务的基层单位,切实体会到信息化服务的好处,加快推动基层数字化转型。

数据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大驱动力,但是数据管理并不单单只是平台技术的升级与单一的数据共享服务,更多的是需要去贴近业务、贴近场景,数据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针对基层信息化技术人员缺乏、数据家底不清晰、数据汇聚难、数据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在全市率先推出“数据服务最后一公里”,搭建街道基层与新区大数据平台的“小助手”沟通和服务桥梁。
通过建设数字化小助手服务团队,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为基层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政策宣讲、培训服务、数据编目、数据治理和数据可视化等一揽子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数字化转型咨询:为基层工作人员开展智慧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开展管理变革出谋划策。
政策宣导:为基层工作人员讲解《数据安全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强化基层数据安全与数据管理意识。
培训服务:提供组织流程管理培训、数据管理规范培训、平台操作培训、数据分析培训等方面的培训服务,扩充基层专业队伍规模,提升专业程度;为基层单位提供组织流程管理培训。解决办事处在数据共享等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共享流程混乱、人员分工不明等难题;协助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使相关人员能够熟练完成离线数据、报表数据的补录、数据分析、可视化应用专题的制作等基础性工作,提高业务人员的数据能力,为新区《大鹏新区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大鹏新区数据数据标准管理规范》等管理规范文件在基层实施落地培养一批专业人员,完善数据管理体系,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完善数据分类管理:深入基层调研,按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等相关指南,配合基层单位完善数据资源分类、元数据描述、代码规划、目录编制、目录管理和维护,以及相关工作的组织、流程、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构建数据治理体系:参考《大鹏新区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大鹏新区数据标准管理规范》等管理指南,以规范、工具和监管三要素结合构成基层单位的数据治理体系,保障应用数据唯一性、准确性、实时性。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应用:以基层单位关注的数据分析专题应用为方向,形成相关数据分析专题的数据分析报告,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应用。
充当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的沟通桥梁:作为对接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基层单位的枢纽,一方面数字化小助手为基层单位提供资源管理、数据管理、技术服务、数据应用等多个方面的服务工作,将市、区数字化资源和服务能力下沉到基层,为基层服务;另一方面,充分收集基层数字化转型需求,为新区各部门开展数字化转型一体化设计指明方向,加快新区数字政府建设。
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基层业务人员“数据力”,截至目前,已协助新区政法办公室、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和三个办事处等14个单位梳理形成本单位数据台账,形成数据可视化界面20余个,提供咨询服务几十次,使数字化小助手真正成为新区数据管理服务的重要保障力量,真正成为基层工作人员喜欢的“好顾问”和“好帮手”。
后续,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不断突破自我,持续开展数据服务创新和数据运营工作,将大数据服务不断送至基层,使数据在基层管理中持续迸发出巨大价值,走出一条借助数据服务提升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智慧大鹏”路径。
审读:喻方华 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