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两会|西城区今年将拓展“即买即退”服务试点

2025年西城区“两会”近日开幕。记者获悉,去年西城区离境退税店新增90家,今年计划持续提升区域消费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离境退税商店,拓展“即买即退”服务试点,推动智能化离境退税自助终端建设。

2025年西城区“两会”近日开幕。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西城区欧洲投资贸易服务联络站设立

西城区商务局副局长赵晓波介绍,2024年,西城区高效统筹和推动“两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工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

在对外开放方面,发布《西城区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2项试点入选北京市“两区”集成式政策制度创新任务,1个案例入选北京市“两区”建设复制推广案例。打造“投资西城共享未来”品牌活动,设立西城区欧洲投资贸易服务联络站。

服贸会上,西城区线上企业注册数和展台搭建数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双榜第一,成果预筹金额9.6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4%。成功举办京港洽谈会设立以来首场专业服务专场活动。2024年,西城新增“两区”项目263个,为历年来最多,预计投入总金额、项目平均金额、落地项目金额均为全市第一。

2025年,西城将以更大力度的提升制度创新水平,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自主开放,争取更多首创性、突破性的政策先行先试。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西城特色的改革试点经验与案例创新示范。

打造高水平开放金融街,加强与国际金融中心合作交流,精准促进金融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借助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等平台和资源优势,推进国际仲裁、国际一流多元化解纠纷优选地工作,积极引进法律、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业机构。

夯实外资外贸基本盘,扩大开放合作国际化。贯彻落实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加强外商投资权益保护。完善市区联动联促机制,强化重点项目会商机制,注重外资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引入;积极培育和支持贸易投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积极发挥平台作用,提高开放发展显示度。积极参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办好金融街论坛年会,加强与京港洽谈会、进博会等活动的对接交流,举办边会活动,吸引更多的国际高端资源要素聚集。加大走出去招商力度,办好一批“精准美”的投资促进活动。

西城区离境退税店现有189家

2024年,西城区的新一代商场、广州大厦、西外休闲广场、JK FUN项目等4个市级重点项目亮相投入使用,西单商场、西单连廊等项目有序开展。今年,西城将持续推进重点商圈消费新场景改造和新模式培育,做好北京坊二期、地外158等项目的业态提升工作。推进西单连廊、西单-积水潭线性街区建设。

去年,“三阳号”成为北京市第二家市内免税店。离境退税店新增90家,累计达到189家、规模位列全市第二位。2025年,西城计划持续提升区域消费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离境退税商店,拓展“即买即退”服务试点,推动智能化离境退税自助终端建设。深化外卡支付服务,提升消费便利度。打造老字号集聚区,发挥“三阳号”免税优势,支持老字号国潮商品走出国门。持续打造全球首发中心,吸引国内国际的首店品牌落户西城。

此外还将深化多元融合促消费活动。结合各大商业体店庆、大促活动,统筹全区金融、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消费资源开展促消费活动,鼓励各类消费资源跨场景、跨领域交互引流,增强活动吸引力,着力实现“市场主体、金融支持、政府引导”的促消费活动格局。

西城区提前实现便民生活圈社区全覆盖

赵晓波还介绍,去年,西城区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优秀率全市第一。累计完成53个十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前一年半实现社区全覆盖目标。

今年,西城区将持续丰富社区商业供给。开展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建设。引导和鼓励传统生活服务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数字生活服务社区和街区。丰富个性化、定制化产品供给,提供有温度、有品质、有特色的商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家门口”“楼底下”服务和需求。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